给感兴趣HMI的小伙伴的入门知识

给感兴趣HMI的小伙伴的入门知识

notion image
 
你好,吾友,我是一个刚刚入行的 HMI 小白设计师,目前在做垂直领域的 HMI 体验设计,之前也整理过:HMI 体验设计资源汇总
有任何和体验设计、用户研究、HMI相关的问题欢迎来这里找我:
咳咳,进入正题进入正题~
 
 

如何自学HMI设计?

HMI设计能力要求:

UI设计: 设计风格把控,提供差异化设计语言 高保真效果输出 配合UX设计进行视觉设计
 
UX设计:
纸上原型 交互设计文档 动态交互Demo 提炼系统设计规范与方法论 配合UI设计进行交互设计
notion image
UR: 关注设计趋势,对标行业竞品,对体验创新内容的前瞻性研究,了解车,了解人。 关注用户体验,做用户调研用户访谈输出用户体验研究报告 将研究内容与团队共享
notion image
 

如何自学?

首先HMI领域书籍较少,其脱胎于UI、UX设计,所以理论是通用的,只不过传统C端设计大家平时都可以接触到,设计的好坏都能来评判一二,HMI设计相对细分,领域更加垂直,而且造车周期相对互联网更长,更多强制性法规限制,所以给HMI设计增添了许多神秘感
自学的前提是了解JD,建议直接找相关的岗位JD进行自学
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设计:
 
功能模块 信息架构 交互框图 视觉设计 动态设计 3D设计
 
将这些模块在一个作品中表现出来,如果一下上手有些困难,可以尝试先临摹,一边临摹一边思考。
 
如果你对于找设计参考有些困难,不要紧,我已经开启了一个名字叫 Project:作品集100 -3.0 的项目,可以点击进入了解,希望能帮助更多设计师进入这个领域。

什么是HMI?

notion image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人机接口也叫人机界面
现阶段特指用户在驾驶车辆的场景下人与汽车的交互
HMI 全称是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也就是人机交互界面的缩写,通常的说法是汽车 HMI,一般提到的 HMI 设计默认是汽车的 HMI 设计

汽车HMI设计流程

从上到下
整体设计流程: · 需求分析
· 竞品分析
· 信息架构
· 概念交互原型提案
· 高保真交互DEMO
· 评审
· 概念设计提案
· 评审
· KEY设计规范
· 交付视觉设计
· 信息可视化优化
· 整体HMI完成
· HMI整套DEMO
· 评审
· 标注切图
· 开发对接
· 内部走查
· 可用性测试
· 专业评测度量报告
· 反馈修改

HMI设计中如何充分合作

  1. 分工明确清楚,“先兵后礼”
    1. 确认好各自部门的职责,避免做无用功或者工作量扯皮
  1. 提前预判“大坑”
    1. 在设计的过程中,有经验的团队是可以对“坑”进行预判的
      1. 包括:还没发布就UI大改版
      2. 完全不做调研就直接开始设计与开发
      3. 设计师的设计效果开发无法实现
      4. 评审机制未建立
    2. 这些“坑”一定要提前谈好,不然后期苦不堪言
  1. 参与细节,而不是完全甩手
  1. 放下Ego,空杯心态,保持沟通
    1. 我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打造一个好的产品
    2. 车厂见过的车不少,乙方做的设计不少,大家都是取长补短,不要对自己的长处太过自信也不要对他人的短处抓住不放,共同进步把项目做好

HMI发展设计趋势是什么?

HMI 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
机械仪表盘时代
notion image
电气式仪表盘时代
notion image
全数字化仪表盘时代
notion image
HUD显示屏时代
notion image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 HMI的出现改变了人与车辆和道路的交互方式,并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为人、车、路赋能。

HMI设计的趋势

1. 安全性提高,自动保护。比如盲区提示、自动避让、检测驾驶员情绪,及时提醒司机 2. 听、嗅、看、手势、触、音多种形态的交互方式发展,用户体验以安全为基础向享受、高效、便捷、情感化、智能化发展 3. 多种用车场景的可能性,如果可交互的载体和场景多变,那么我们车内的交互会更丰富(车顶?车窗?) 4. 多种智能设备互联 5. 驾驶乐趣,在保证驾驶安全性完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需要驾驶员进行的操作越来越少
在设计HMI系统时,请确保您的设计满足以下条件: 用户控制 学习曲线平缓 减少用户分心 不断了解用户 激发用户积极情绪
这十年的交互界面,可以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界面设计多元化,从工业时期追求性能的简单粗暴,现在界面有设计简洁现代,也有百变换肤,考虑到了用户的审美需求;二是从交互的角度来讲,做了沉浸式导航界面,提升驾驶专注度。还有交互体验的增加,有了车联网和车内芯片强大的计算能力,汽车也能够更灵活、更贴近使用情况的向用户提供信息(如导航,路线推荐,胎压检测,用户习惯记录等等)。语音解放了驾驶员的双手,让交互更溶于驾驶场景当中。

HMI 多模态交互指什么?

多模态,Multimodel
从机器到人的交互方式Computer-human Modalities
有助于让人明白机器的状态,比较常见的是 GUI、音频、震动等等方式
从人到机器的交互方式Human-computer Modalities
让机器知道人的意图,举例:触控板、鼠标键盘触屏语音识别等等。复杂一点可以用加速度计,手势识别等
为什么在 HMI 中多模态交互如此常见?是因为场景不同,在开车时,使用语音相对来说更加便利安全,而停车时使用触屏或者滚轮操作可能更加精准。
多模态交互复杂程度:手机小于车机小于智能家居,部分智能家居甚至可以把心率、红外检测人体移动距离当做交互途径
目前新兴的一种模态:聊天机器人式设计,也叫对话设计Conversation Design
modality 模态是由德国生理学赫尔姆霍兹提出的生物学概念
意思是生物凭借感知器官与经验来接收信息的通道
多模态就是多种感官的融合,智能车机就是音频效果感知加触控效果感知的结合
智能车机就是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的结合
模态一多就需要平衡模态与模态之间的输出
场景+模态+领域 使用 VACP 模型进行平衡
V:视觉 A 听觉 C 认知 P 运动(Visual , Auditory , Cognitive , Psychomotor
通过对用户场景中的 VACP 分析,找到用户中被占用较少的模态,比如听觉用的少,那我们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就要强调听觉的设计
 

HMI系统特点与设计原则

梳理整个汽车的 HMI 的发展其实我们追求的就是三个方向:
1. 操作(快捷、精准)操作行为无法超过 3 秒
随着大屏、多屏化的发展趋势,触摸和语音控制应时而生,为了增强操作合理性,以及减少或避免触摸屏的误触功能。从信息输入来看,以触控、语音为主,手势、视觉交互为辅;从反馈输出来看,以视觉、语音、触控交互为主,嗅觉交互为辅。 人机交互定义需要区分车辆是行驶中还是静止状态,车辆在行驶中,对于需要驾驶员操作反馈的交互行为需要遵循 3S 原则(上面提到的三秒原则),降低安全隐患。甚至有一些交互动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禁用的。
2. 信息(清晰、聚合)信息功能需要高度聚合
得益于计算机算法的强大,汽车功能越来越完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避免过多信息的干扰,必须做到界面显示轻量化。 保障关键信息是醒目的,容易让用户视觉快速捕获,在各种环境场景下具有良好的可见性和易读性,无需驾驶员费力寻找和识别。
3. 反馈(明显、高效)高效的交互方式
在驾驶的过程当中,司机的双手被占用,于是眼睛和耳朵感知要提高,与移动端的视觉显示不同,HMI 设计师需要注意除了基础的视觉显示规范外,还需格外注意与安全相关信息的展示、视觉警告、文字易读性和显示眩光等显示问题。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于司机来说,听觉反馈也是很有必要考虑的场景,通过语音反馈司机需要获取的信息,能让司机尽量保持视觉焦点在路况上。多场景的融合考虑信息获取的效率,能减少在开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