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记得那个号称第一个搭载正面指纹识别的手机厂商名字吗?
还记得今年WWDC 苹果发布了他们的CarPlay的概念预览视频吗?,作为一个推出了将近十年的产品,苹果一直在持续不断的优化这个功能,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想问,为什么苹果汽车还不推出呢?可能我们需要看看苹果之前对待新技术的态度吧,
第一个搭载正面指纹识别的安卓手机是XX,但是真正做到手机上又好用,用的人又多的是Touch ID 这和苹果推出其他新技术的套路一样,不去做一个最先应用某个新技术的公司,而是等到这个技术真的可以很好的服务于产品的体验时,再稳步推出这个产品,我相信,苹果的电动汽车也会是这样的套路,在苹果没有觉得体验做到最好之前,它是不会把它公布出来的,如果投入了很多之后还是不满意的话,我相信它会将汽车项目停掉,虽然它会损失很多很多的研发投入,但是关停总比冒进要更加符合苹果的利益。
苹果做的东西总是这样,软件先行:
2001年1月苹果推出了iTunes,在这之后的10个月,iPod 发布了
2014年苹果发布了 HealthKit 和 Health 应用程序,2015年Apple 发布了Apple Watch
同样是 2014 年Apple 推出 HomeKit ,然后18年苹果发布了HomePod
苹果2017年推出的ARKit,苹果接下来要推出什么东西就不用我多说了
昨天看了一个用FaceID 创建3D艺术的视频
再结合今年WWDC 出现的RoomPlan App 难道这不就是为了给 AR 的新设备用来做机器学习做数据储备吗?
视频中提到让我震惊的是Face ID的雷达扫描精度要高于iPhone 摄像头这一面的雷达系统。
更加让我震惊的是iPhone X 的Face ID 效果居然是最好的。
不得不让我更加期待苹果的 AR 新产品了
说完了苹果,我想说说我现在的产品现状:
一方面领导想让产品赶在竞争对手发布前面世,在发布会上带上足够多的技术,像集邮一样把供应商和技术公司的LOGO与我们的摆在一起,仿佛有了这些的背书我们的体验就能做好似的,但是,8个除草机绑在一起毕竟不是一台8缸法拉利。
与苹果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苹果不是看有没有技术,而是能不能用新技术提高体验,把体验做到最优,产品发布时间争第一在我看来是一种可笑的选择,是赚快钱的心态作祟,什么时候可以克制的运用技术提高体验,而不再针对发布时间抢的头破血流,可能才是真正的成长和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