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只能犯5次错,5次错误犯完之后,自动走人
这是领导的领导的前领导对领导的领导说的话
这里的错误,可能是规划中的一个年份写错,可能是PPT中的一个错字,可能是一个不准确的数字,只要看到,立刻停止评审或者演示,直到自己争取来下一次评审或者演示的机会
为什么?因为你拿着40~50%的精力做出的东西,却占用一屋子的同事时间和他们100%的评审精力,出现错误就是红线,建议做慢一点,也尽量不要错误。

可能我被PUA的太狠,拿着白菜价的薪水操着卖白粉的心
交互文档作为我们的输出物,要不要拿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呢?
目前的我,还没有答案,目前的我,已经开始拿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了。
为什么要提容错率这件事呢?
是因为最近刚刚把一个产品的全球化做完了
这其中碰到了一些与翻译、团队沟通的问题
设计师A负责英文交互文档的输出
设计师B负责部分英文UI切图的输出
产品经理负责维护一个英文翻译列表
交互设计与UI设计在之前的设计过程中对部分文案的文末标点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
比如,在部分紧急弹窗末尾增加感叹号这种情况
但是设计师没有及时和产品经理反馈问题
让产品对英文翻译列表进行维护
这个翻译列表与交互文档直接给到测试与开发
开发直接拿翻译表复制粘贴替换到软件中
测试拿着英文翻译列表来测试
发现开发的文案经常出现丢失文末标点的情况
这就给设计师A提了bug,说请按照英文翻译表来进行修改
设计师A想都没想,就把交互文档中的文案改成了末尾没有感叹号的文档
没有告诉设计师B和产品经理
结果导致整个产品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标准,问题自然就来了,领导的领导开始抓着我们的领导狂批
说,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
这个算不算工作态度的问题?
我想,这个可能算工作态度问题吧
毕竟,尤文文老师曾经说过:
产品面向最终用户时,用户看到的是成品,成品一定要是精品,我们要对用户负责,这是交互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输出的过程中,设计文档是设计过程,过程也要是精品,这是对自己负责,这是交互设计师的态度
知易行难,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