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让用户“上瘾”,不是解决用户的 问题

notion image
2022-09-13更新:
关于做“工具”还是做“服务”,我们应该从使用场景出发,而不应该任何时候都将我们的想法或者“私心”强加给用户,就像这篇文章讲的一样,在语音服务器崩溃的时候,用户为什么无法使用语音对家里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了呢?
厂商可以用用户的语音进行人工智能训练,这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种“家具”只提供一种途径的“智能操作”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请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把产品作为工具的基本需求满足
 
 

“There are only two industries that call their customers ‘users’: illegal drugs and software”

—Edward Tufte

 
看这次的碎碎念之前,我想请问,你的工作是做一个工具?还是做一个让用户“上瘾”的服务?
 
功能机时代,手机应用的本质就是一个个工具,随着“智能”的深入,让一个个网站、社交媒体、游戏都变成可以操纵用户心理的“木偶绳”
 
不幸的是,我也在做“User”相关的工作,我的职责是让用户在使用我所供职的公司的产品使用时有更愉悦的体验,万幸的是,我们现在做的产品还只是“工具属性”更多一些,这让我的罪恶感没有那么深。
 
notion image
 
没有对人的操纵,就是工具,静静地等待你去使用,用完即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用消息、算法、大数据等等技术手段对人脆弱的心理进行操纵,就是一种成瘾药物,它让人疯狂。
 
 
恰巧,现在就有这么一批人,在做着与整个互联网行业抗争的事,他们就是:数字极简主义者
数字极简主义者其实是极简主义的一个分支,随着越来越多的时间消耗在数码产品中,人们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阈值不断变低,虚拟的网络的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弱小神经。
 
什么是这个主义呢?
我的理解,数字极简主义,就是在当今注意力逐渐消失殆尽的现代社会中,与这个时代洪流做对抗的人,通过对自身使用电子产品的觉察与感知,寻找自身心灵的平静
 
我是个重度手机成瘾患者,每天花费12小时以上的时间查看手机,这种状况持续了很多年,当我们把虚拟的网络的叶子从眼前移开,用自己的觉察去感知自己的生活,相信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未完待续。。。